> 什么 > 什么是 > 什么是甲状腺恶性结节,什么是甲状腺结

什么是甲状腺恶性结节

发布时间:2022-01-23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13次

目录

目录

导读 / Read

什么是甲状腺恶性结节,什么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介绍,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发病机制,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分类,临床表现,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相关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治疗,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其他类型,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一一汇编总结。

一、什么是甲状腺恶性结节
1、恶性肿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极少数可有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2、发病起源
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
 
3、流行病学
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根据统计,1973-2002年间,美国甲状腺癌的年发生率由十万分之3.6增加到十万分之8.7,大约增加了2.4倍(P<0.001),而且这种趋势仍然在逐年增长。国内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低,据统计,其中男性约0.8-0.9/10万,女性约2.0-2.2/10万。
 
二、甲状腺介绍
1、解剖结构
甲状腺是位于人体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形状似蝴蝶,犹如盾甲,所以称之为甲状腺。甲状腺分为左右两叶和峡部。左右两叶位于喉下部与器官上部的两侧面。上端自甲状软骨的中点,下端至第6气管软骨环,有时达胸骨上窝或胸骨后。
 
2、甲状腺生理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其结构单位为滤泡。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酪氨酸的有机结合碘,有四碘酪氨酸(T4)和三碘酪氨酸(T3)两种,合成完毕后便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中。释放入血的甲状腺素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90%为T4,10%为T3。
 
3、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
?加快全身细胞利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全面增高人体的代谢,增加热量产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出生后影响脑和长骨。
 
三、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发病机制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相关因素包括许多方面。
 
1、癌基因及生长因子
近代研究表明,许多动物及人类肿瘤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序列的过度表达、突变或缺失有关。
 
2、电离辐射
目前已查明,头颈部的外放射是甲状腺的重要致癌因素。
 
3、遗传因素
部分甲状腺髓样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一些甲状腺癌患者中,常可询及家族史。
 
4、缺碘
早在20世纪初,即已有人提出有关缺碘可导致甲状腺肿瘤的观点。
 
5、雌激素
近些年的研究提示,雌激素可影响甲状腺的生长主要是通过促使垂体释放TSH而作用于甲状腺,因为当血浆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时,TSH水平也升高。至于雌激素是否直接作用甲状腺,尚不明确。
 
四、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分类
1、乳头状癌
约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70%,而儿童甲状腺癌常常都是乳头状癌。乳头状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妇女最多见。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该病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现对较好。
 
2、滤泡状癌
约占15%,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未分化癌
约占5%-10%,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0%。
 
4、髓样癌
少见,发生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细胞排列呈巢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沉着,呈未分化状,但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分化癌不同,。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
 
五、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床表现
1、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
(1)初期
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前者有时可因颈淋巴结肿大而就医。随着病情进展,肿块逐渐增大,质硬,吞咽时肿块移动度减低。未分化癌上述症状发展迅速,并侵犯周围组织。
 
(2)晚期
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产生Horner综合征。颈丛浅支受侵犯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处的疼痛。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肺、骨、中枢神经系统等)。
 
2、髓样癌
除有颈部肿块外,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病人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对合并家族史者,应注意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II型(MEN-II)的可能。
 
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相关检查
1、甲状腺功能化验
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TSH降低的高功能性热结节,较少为恶性,故对其甲亢进行治疗更为重要。TSH正常或升高的甲状腺结节,以及TSH降低情况下的冷结节或温结节,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穿刺活检等)。
 
2、核素扫描
放射性碘或锝的同位素扫描检查(ECT)是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大小的重要手段。但是ECT对于小于1cm的结节或微小癌常不能显示,故对此类结节不宜使用ECT检查。
 
3、B超检查
超声是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手段,是细针穿刺活检(FNA)实施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也是效益比最高的检查手段。
 
4、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
针吸活检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及粗针穿刺活检两种,前者是细胞学检查,后者是组织学检查。对于B超发现的可疑恶变的甲状腺结节,可采用该方法明确诊断。
 
七、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
为引起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病因。病史一般较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而由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结节是腺体在增生和代偿过程中发展而成的,大多数呈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少数为单个结节性。大部分结节为胶性,其中有因发生出血、坏死而形成囊肿。
 
2、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的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常常较坚硬。有典型病史,包括起病急、发热、咽痛及显著甲状腺区疼痛和压痛等表现。
 
3、甲状腺腺瘤
由甲状腺腺瘤或多发的胶性结节所致。单个或多个,可与甲状腺肿同时并存或单独出现。腺瘤一般呈圆或椭圆形,质地大多比周围甲状腺组织硬,无压痛。
 
4、甲状腺囊肿
囊肿内含血液或清澈液体、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可相当坚硬,B超常有助于诊断,临床上除甲状腺肿大和结节外,大多无功能方面改变。
 
八、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相关治疗
1、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的清扫。但是完全切除肿瘤十分重要,荟萃分析资料提示肿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项独立预后因素。因此即使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小于腺叶的切除也是不适当的。范围最小的是腺叶加峡部的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
 
2、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癌做次全或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够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
 
3、放射性核素治疗(131碘治疗)
对于乳头状癌、滤泡癌,术后应用碘适合于45岁以上病人、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主要是破坏甲状腺切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对高危病例有利于减少复发和死亡率。
 
4、体外照射治疗(EBRT)
主要用于除了乳头状癌以外的其他甲状腺癌。
 
九、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其他类型
1、淋巴瘤
(1)流行病学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1%~2%,男:女为1:3。大多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基础上发病,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中唯一女性发病为主的肿瘤,以中老年女性多见。
 
(2)主要表现
主要为颈部肿物,肿物增大速度不一致,速度较快者者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症状相似,可伴有吞咽困难,如压迫气管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偶尔侵及喉返神经, 引起声嘶及局部疼痛;部分生长缓慢, 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病不易区别。
 
(3)诊断治疗
本病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手术活检,易与以小细胞为主的未分化癌混淆。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治疗已从单一手术发展到手术、 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2、转移瘤
(1)概况
甲状腺转移瘤并不多见,据尸检检查资料,死于播散性癌症患者的甲状腺,有4%~24%受累。
 
(2)转移来源
甲状腺转移瘤的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邻近结构直接扩散(如咽喉、食管等)、淋巴转移(常见的主要是乳腺癌)、血行转移(乳腺癌、肺癌、肾细胞癌、皮肤黑色素瘤、纤维肉瘤、肝及胆道癌、卵巢癌等)。
 
(3)诊断治疗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组织学手段,治疗措施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
 

相关回答

相关专题

热门问答

热门专题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