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行是 > 十大 > 世界十大恐怖的鲨鱼

世界十大恐怖的鲨鱼?

发布时间:2021-06-16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21次

目录

目录

导读 / Read

世界十大恐怖,世界十大恐怖的鲨鱼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一、雪茄达摩鲨

1、简介
(1)、科
铠鲨科。

(2)、拉丁学名
SQUALIFORMES。

(3)、别称
雪茄鲛。

(4)、界
动物界。

(5)、门
脊索动物门。

(6)、纲
软骨鱼纲。

(7)、目
角鲨目。

(8)、分布区域
台湾北部海域南北纬30度间的世界各大洋,主要在中太平洋。

2、形态特征
(1)、生长环境
小型寄生性鲨鱼,生活在温暖海域,深水区域,体型只有42-56cm,身体呈短圆柱形,眼睛大,两个小小的背鳍和巨大的尾鳍,生性凶猛。会用锋利的下颚牙齿咬住猎物,再以身体回转的方式撕扯下来,以猎物身上留下坑洞般伤口酷似雪茄而得名。

(2)、破坏力
体型不大的达摩鲨会攻击鲸、其他鲨鱼等大型鱼类和海洋生物,有时甚至会破坏海底电缆。英文名叫Cigar Shark(Cookiecutter Shark)。

3、生活习性
(1)、嗜食大型动物
达摩鲨嗜食大型动物,是一种相当凶暴的寄生型鲨鱼,它会借由腹部的发光器引诱猎物,待对方上钩后会先用下颚那如锯齿般的锐利牙齿咬住,再以身体回转的方式撕扯下其肉,被它攻击过的猎物身上会留下多处如同坑洞般的伤痕,达摩鲨通常会攻击鲨鱼、金枪鱼、旗鱼、鲸、海豚等大型的鱼类和海洋生物,有时甚至破坏潜水艇或海底电缆。

(2)、捕食策略
雪茄达摩鲨的捕食策略并不是要杀死对方,相反,它们会偷偷地发动攻击,利用肉质的嘴唇吸在鲸鱼、金枪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体表,然后用锯齿一般的下颚牙齿咬住,全身旋转360度,并持续转动,直到把猎物身上的一大块肉挖下来,留下类似圆筒形的伤口。当猎物发现后它们便快速逃脱。

(3)、伏击掠食者
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两秒的时间就能完成。雪茄达摩鲨可以称得上是伏击掠食者的高手。即使与其他鲨鱼相比,雪茄达摩鲨的下颚牙齿也非常锋利,因此它们捕食之后留下的伤口非常干净。它们的牙齿与身体体积之比,比其他所有的鲨鱼都大。

二、须鲨

1、简介
(1)、拉丁学名
Orectolobidae。

(2)、界
动物界。

(3)、门
脊索动物门。

(4)、纲
软骨鱼纲。

(5)、目
须鲨目。

(6)、科
须鲨科。

(7)、总目
须鲨总目。

2、形态特征
(1)、图案
须鲨目的多数幼鲨在出生的时候都带有斑点状或带状图案,这些图案在它们长大成熟后逐渐消失。须鲨目的多数种类都产卵(即卵生的),但是有些种类却是在体内孕育卵(即胎生)。它们每次产卵或生产的数目通常都少于12个。除了鲸鲨之外,须鲨目其他的所有种类都是底栖鱼类。

(2)、骨骼
它们腹鳍的骨骼发生变异,因此能够使用这些鳍在海床上“行走”。即使在受到惊扰时,许多须鲨目的鲨鱼都是爬行着离开而不是游走多数须鲨目的鲨鱼都是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它们具有适合挤压和磨碎甲壳的牙齿。该目中所有种类的鲨鱼在嘴巴周围都具有感觉触须。

3、生活习性
(1)、摄食范围
须鲨主要以鱼类为食,所以它们具有细长的牙齿。鲸鲨是滤食动物,它们具有特殊的鳃拱,可以过滤出浮游生物体和小型动物,所以它们以磷虾、鱿鱼、风尾鱼、沙丁鱼以及鲭鱼为食。它们的牙齿非常短小。鲸鲨巨大的体格需要持续的能量供应,因此它们不断游来游去过滤海水以获得食物。

(2)、地理分布
它们分布在全世界所有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中。这种鱼类是首先被史密斯描述的,首次发现的时候所用的属名是 Rhincodon。鲸鲨属( Rhincodon)这个属名目前被广泛采用,有些研究者认为鲸鲨应该被划分为一个单独的科

三、格陵兰睡鲨

1、简介
(1)、拉丁学名
Somniosus microcephalus。

(2)、别称
小头睡鲨、格陵兰鲨、大西洋睡鲨、灰鲨。

(3)、界
动物界。

(4)、门
脊索动物门。

(5)、纲
软骨鱼纲。

(6)、目
角鲨目。

(7)、科
角鲨科。

(8)、属
睡鲨属。

2、形态特征
(1)、体态
格陵兰睡鲨体重700-1000千克,体长40-640厘米。最大可达 7米,重1020千克。以其缓慢动作著称,跻身于世界上最大的鲨鱼之列。体型重大,没硬骨的背鳍被大大降低,吻部短而圆。相比其他尺寸的鲨鱼,鳃狭缝也显得较小,并且位于头部下的的侧面。整体颜色从棕色到黑色,下体略浅为灰色,皮肤上往往标有暗线或白点,并且将整个身体密集覆盖。牙齿非常锋利,呈细齿状排列。 

(2)、生长特点
这种动物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大约每年只长1厘米。跟大部分的鲨鱼一样,有很典型的鳍。它们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吻前突出的骨;而第二个特征是,它们的牙齿很小,鼻孔很大。雌鱼头部呈实心三角,雄鱼呈实心圆。背鳍2个,通常各具一棘;臀鳍消失。鳃孔5个,位于胸鳍基低前方。眼侧位。

3、栖息环境
格陵兰睡鲨属深海鲨鱼,在寒冷水域中游动。主要生活在大陆架。占据了潮间带地区,在冬季的几个月里除了一些河口和浅海湾地区都有分布,在温暖的月份会从180到550米的深度垂直移动,已经观察到最深低达1200米,格鲁吉亚海岸在观察到深达2200米。格陵兰睡鲨鱼是从0到1200米处水域,摄氏1-12℃活动的鲨鱼。

四、幽灵鲨

1、简介
(1)、中文学名
银鲛。

(2)、别称
幽灵鲨。

(3)、界
动物界。

(4)、门
脊索动物门。

(5)、纲
软骨鱼纲。

(6)、目
银鲛目。

(7)、分布区域
大洋热带及温带区。

2、外形特征
幽灵鲨呈黑紫色,外形非常奇特。比我们已知的所有鲨鱼颜色都更深、样子更古怪。为了在漆黑一片的深海中发现猎物,幽灵鲨头上进化了敏感的受体,脸上有器官负责捕捉到其他动物电场的变化,进行捕食。银鲛是鲛的祖先分出来的软骨鱼类,又被称为「活化石」,身上没有骨头,由软骨组成。

3、生活习性
幽灵鲨不喜欢与阳光为伍。

五、巨口鲨

1、简介
(1)、拉丁学名
Megachasma pelagios。

(2)、界
动物界。

(3)、门
脊索动物门。

(4)、纲
软骨鱼纲。

(5)、科
巨口鲨科。

(6)、属
巨口鲨属。

(7)、种
巨口鲨。

(8)、英文名称
Megamouth Shark。

2、形态特征
(1)、形态
巨口鲨体长4-5米,体重800千克。体延长而呈圆柱形,稍侧扁,但粗壮。头很长,约略等於躯干长。吻颇短,平扁而圆广。眼中大。口非常大,端位,口角延伸至眼後;牙细成须状,齿小,锥状,两颌各具逾100列以上。以过滤浮游生物觅食,鳃孔後两孔位於胸鳍基部之上方;具指状鳃耙。背鳍低而小,第二背鳍尤甚;臀鳍极小;胸鳍大型,狭长;尾鳍帚形。尾柄侧扁而无侧脊,但具上下凹槽。脊椎总数为125。

(2)、特征
巨口鲨最独特的相貌正如其名所示,也就是它那巨大且又怪形怪状的嘴巴,嘴大,张开嘴宽约1.5米。尾长,但和长尾鲨科不同,上半叶上翘的不厉害。

3、生活习性
巨口鲨属于非常罕见鱼种。生性不活跃,可能更甚於象鲨与鲸鲨等之鲨类。主要以滤食浮游动物为生,例如磷虾,桡脚类的动物与水母等,也可能捕食小型中层水域之鱼类。其上颌正上方的吻上有一个亮白色的条纹,在摄取食物的行为上可能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

六、姥鲨

1、简介
(1)、拉丁学名
Cetorhinus maximus。

(2)、别称
象沙、姥鲛、赣鲨、蒙鲨、老鼠鲨、象鲛。

(3)、界
动物界。

(4)、门
脊索动物门。

(5)、纲
软骨鱼纲。

(6)、目
鼠鲨目。

(7)、科
姥鲨科。

(8)、英文名
Basking Shark。

2、形态特征
姥鲨是仅次于鲸鲨的世界第二大滤食鲨。体长一般为7-8米,大者可达15米。体纺锤形,中部最粗大,前后部渐狭小。尾柄每侧各具侧突,自臀鳍基底上方开始,达于尾鳍基底后方;尾鳍基底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头大,略侧扁。吻很短,圆锥形。眼小,圆形,无瞬膜,位于口的前部上方。鼻孔小,横平,近吻侧,距口比距吻端为近;前鼻瓣圆形突出。口很宽大,广弧形;下唇褶短小,上唇褶不发达。

3、生活习性
(1)、摄食习惯
姥鲨通常1-3尾或多达百尾成群在水表面缓慢的巡游,背鳍会露出水面,或翻身晒腹。滤食性,以浮游无脊椎动物、小鱼或鱼卵为食。具有季节性洄游习性。每年3-4月,它由外海成群洄游到沿岸,平常也会在海面静卧,或张口缓游,或翻身晒腹。如遇雾天,则常在海面“瞌睡”。生活在北太平洋东部的这一姥鲨种群被看作是沿着加拿大到加利福尼亚中部海域进行季节性迁徙的单一种群。

(2)、生性温和
姥鲨的生性非常温和,故被称作“姥”鲨,它主要以浮游的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其捕食方式非常奇特,先张开大嘴连饵带水“吞”进,然后用细长角质鳃耙“筛”选过滤。试想如此庞然大物,要填饱肚子,每天要过滤很多海水,为了适应这种生活,姥鲨也对自己的某些器官进行了“改装”,如它的鳃耙变得又细又长,并且密密麻麻,使一些小鱼小虾无法溜掉,以提高捕获量。

七、锤头鲨

1、简介
(1)、中文名
双髻鲨。

(2)、拉丁学名
sphyrnidae。

(3)、界
动物界。

(4)、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5)、纲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6)、目
真鲨目。

(7)、科
双髻鲨科。

(8)、分布区域
热、温带海洋。

2、形态特征
(1)、体态
成年的双髻鲨体长可达3.7米到4.3米,雌性体型一般大于雄性,而寿命可超过30年。双髻鲨头宽而平扁,呈锤或铲形。两眼及两鼻孔均各分别位于头侧突出部分的两端。头部形状特殊,据认为有方向舵的作用,可加大机动性;两个鼻孔远远分开,可更容易辨认气味。快速、凶猛,可见于海上、近岸或半咸水中。双髻鲨第一背鳍非常高,并呈显著的镰刀状 ,而第二背鳍虽然小得多但也很高,并且边缘呈凹形。

(2)、外貌
臀鳍呈钩状边缘凹陷,这不同于双髻鲨边缘平整的臀鳍。 双髻鲨背部呈深棕色,浅灰色。因为雄鱼的肛门附近有一对伸出称为交合突的器官。交合突是一种管状的器官,它的内部由软骨支撑。交合突的内侧有一条沟槽,雄鱼通过这个槽把精液导入雌鱼的体内。以魟、鳐、其他鲨类及其他鱼类为食。一些双髻鲨可用於制革和炼油。

3、生活习性
(1)、捕食技巧
双髻鲨的脑袋就像一个水中翼,帮助它在水中自由遨游,而且分布在双髻鲨脑袋前边的化学传感器、电子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也对它的生存有很大帮助。这样,双髻鲨能够非常准确地确定猎物的方向和速度。头部形状特殊,据认为有方向舵的作用,双髻鲨的嘴巴长在头的下方,一嘴尖利的牙齿,可以让猎物胆战心惊。

(2)、贪婪的掠食者
头的前部向两侧突出,眼睛在突出部分的顶端,视野更有立体感,容易分辨远近,如同古代女子头上梳的双发髻。它头宽而平扁,呈锤或铲形。两眼及两鼻孔均各分别位于头侧突出部分的两端。它们是海洋中贪婪的掠食者。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都是它们的美餐。双髻鲨经常在海滩、海湾和河口处出没,在珊瑚礁中寻找食物。

(3)、袭击人类
双髻鲨是一种危险的鲨鱼。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双髻鲨袭击人类的事件发生。不过,这只是双髻鲨在受到惊吓时的极端行为。如果你不用鱼叉向它挑衅,双髻鲨是不会伤人的。双髻鲨是迁徙性鱼类。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大群的双髻鲨会组成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做一次长途旅行。

八、皱鳃鲨

1、简介
(1)、拉丁学名
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Garman,1884)。

(2)、别称
拟鳗鲛、花边鲛。

(3)、界
动物界。

(4)、门
脊索动物门。

(5)、纲
软骨鱼纲。

(6)、目
六鳃鲨目。

(7)、科
皱鳃鲨科。

(8)、IUCN评级
NT(2003),近危物种。

(9)、分布区域
大西洋、太平洋。

2、形态特征
(1)、“拟鳗鲛”
皱鳃鲨因其头部有带有褶皱的鳃裂而得名,因其外型鳗鱼相似,故又名“拟鳗鲛”,是地球上最原始的鲨鱼种类之一。一般生活在海底1500米左右。尽管外型似鳗,这种鲨鱼却拥有300颗、超过25排的锐利牙齿,一看就是凶猛的海中捕食者。 

(2)、外貌
皱鳃鲨眼睛没有瞬膜。身体两侧有六条鳃裂,鳃间隔延长而褶皱,且相互覆盖,所以命名为皱鳃鲨。体长1.5米左右,最长雌鱼达1.96米、雄鱼达1.66米。体鳗形。鳃孔6对。和普通鲨鱼不同,皱鳃鲨的嘴不在下方,而在前方,吻极短。上下颌牙同形。每牙具3个长齿尖,属枝牙型,有基板似化石异棘类的牙齿。鼻孔在侧腹面,具喷水孔。

3、生活习性
(1)、食性
皱鳃鲨以鱼类和其他鲨鱼为食,其下颌开合灵活,能够将猎物整个吞下。皱鳃鲨满口的三角牙证明皱鳃鲨是凶猛的捕食者,但科学家认为它不会攻击人类。和深海里的其它鲨鱼和鱿鱼等鱼类相似,皱鳃鲨的牙齿也像针头一样。皱鳃鲨主要吃食其他鲨鱼、鱿鱼和硬骨鱼。它们也吃从海水上层沉下来的腐肉。 

(2)、感知
由于皱鳃鲨居于深水区并且不易观察,人们对它们的沟通和感知能力了解得很少,基于其他深水区的鲨鱼信息来看,它们可能使用它们的侧线和触觉来导航以及感知海底的轮廓。皱鳃鲨对声音和长途振动敏感,并能通过它们的肌肉释放出电脉冲。同时,它们有能力通过检测水的压力来分辨上下变化。

九、长吻锯鲨

1、简介
(1)、拉丁学名
Pristiophorus cirratus (Latham, 1794)。

(2)、别称
瓦氏六鳃锯鲨二名法Pristiophorus cirratus。

(3)、界
动物界。

(4)、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5)、纲
软骨鱼纲。

(6)、目
锯鲨目 Pristiophoriformes。

(7)、科
锯鲨科 Pristiophoridae。

(8)、分布区域
南非到日本的广大海域。

2、形态特征
(1)、体态
长吻锯鲨体长可达4米。吻很长,剑状突出,边缘具锯齿。腹面在鼻孔前方具 1对皮须。头颇平扁,头形稍尖。眼上侧位,具瞬褶,无瞬膜 。喷水孔大,位于眼后。鼻孔圆形,距口远,无口鼻沟。牙细小而尖,多行在使用。鳃孔5~6个,均位于胸鳍起点的前方。

(2)、外貌
背鳍2个,无硬棘;无臀鳍,第1第背鳍位于腹鳍上方或后方,第2背鳍常位于臀鳍后面。椎骨内的石灰质片,围绕椎体成放射状。个别的长吻锯鲨没有又长又细的触须。

3、生活习性
长吻锯鲨很胆小,白天经常静止不动,夜间捕食小鱼,甲壳类动物和深海无脊椎动物,它们用那两条长长的触须 搜寻食物,十分罕见,而且难以观察,如果它们觉得被打扰了,像剑一样的嘴可能会伤人。

十、哥布林鲨

1、简介
(1)、中文名
欧氏尖吻鲛。

(2)、别名
欧氏剑吻鲨、欧氏尖吻鲨、哥布林鲨。

(3)、拉丁学名
Mitsukurina owstoni。

(4)、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5)、纲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6)、目
鼠鲨目 Lamniformes。

(7)、科
尖吻鲛科 Mitsukurinidae。

(8)、属
尖吻鲛科属 Mitsukurina。

(9)、分布区域
分布在世界各地温带和热带的海域。

2、形态特征
(1)、厌恶阳光
哥布林鲨又称欧氏剑吻鲨、欧氏尖吻鲨(Goblin Shark,又译加布林鲨,加布林是西方民间传说中一种相貌丑陋、喜欢恶作剧的妖怪),出没于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一般在深于200米水深处。

(2)、行动缓慢
一般的鲨鱼都有非常发达的肌肉,行动迅速、敏捷,异常凶猛。但是剑吻鲨的肌肉却松软无力,它的身体的其他特征也表明它行动缓慢。这样的鲨鱼是不会对人造成威胁的,要追杀猎物也很成问题。

(3)、深海捕食
欧氏尖吻鲛在深海捕食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主要以鱿鱼、蟹及深海鱼为食物。就它们的生命及生殖习性所知甚少,而它们的敌人亦较少。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并没有将它们分类为濒危物种。

3、地理分布
主要发现区域包括西大西洋:盖亚那、苏利南与法属圭亚那。东大西洋:法国(比斯开湾) 、马得拉群岛、几内亚湾、葡萄牙与南非。西印度洋:南非外海及莫三比克。西太平洋:日本、台湾、澳洲(澳洲南部,新南威尔斯) 、纽西兰。东太平洋:南加利福尼亚海域。台湾发现于东部之花莲外海。

相关回答

相关专题

热门问答

热门专题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