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行是 > 十大 > 世界十大名画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名画,中国十大经典名画

发布时间:2021-12-07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83次

目录

目录

导读 / Read

十大名画,世界十大名画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一、世界上第一幅画

1、简介
我相信没人没有见过,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这幅画还有好多个恶搞的版本。这幅画的名声很大,每年都有几百万的人来参观这幅画。

二、最后的晚餐

1、简介
(1)、中文名 
最后的晚餐 。

(2)、外文名 
The Last Supper 。

(3)、作者 
列奥纳多·达·芬奇 。

(4)、画种 
油画(有争议) 。

(5)、创作时间 
1494年~1498年 。

(6)、规格 
420X910厘米 。

(7)、题材 
取自《圣经》 。

(8)、收藏 
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2、概述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3、名家点评
沃尔夫林在《古典艺术》中,用专门的章节对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作了精彩的分析。沃尔夫林认为,达·芬奇在两个方面打破了传统。他取消了犹大独处的位置,改变了约翰卧睡的姿态。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的每一章节都引用这件作品来论证他提出的形式概念。他为还原了(或建构了)达·芬奇创作之初所面临的形式问题。。

三、星空

1、简介
(1)、中文名 
星月夜 。

(2)、外文名
 The  Starry  Night 。

(3)、类型 
油画 。

(4)、创作时间 
1889年6月 。

(5)、作者  
文森特·梵·高 。

(6)、规格 
73.0x92.0cm 。

(7)、现藏地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

(8)、作品别名 
繁星满天的夜晚、星夜。

2、概述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3、油作内容
《星月夜》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夜晚的天空高又远,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金黄的满月形成巨大的漩涡,星云的短线条纠结、盘旋,仿佛让人们看见时光的流逝。暗绿褐色的柏树像巨大的火焰,是星夜狂欢的响应者。天空下,安睡的村庄那么宁静、安详。淡蓝的色调,动感的线条,给人自由的时空感。

4、创作背景
1889年5月8日,梵·高精神第二次崩溃之后,来到离阿尔25公里的圣雷米自愿接受精神病治疗。那时,医生允许他白天外出写生,他住院一个月后,画了这幅画,画中的村庄就是圣雷米。

5、名家点评
意大利艺术评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在这幅作品里,这种无立体感的笔触构成了粗糙的草席似的图案,同时那漩涡状的色彩像是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的。

6、后世影响
梵·高的《星月夜》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虽然不同的人面对这幅旷世之作会有不同的理解,虽然谁也无法弄清楚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可是他大胆张扬地表现自我主观世界的尝试,对绘画表现手法的探索以及对艺术无比的执着和忠诚,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启迪。

四、呐喊

1、简介
(1)、中文名 
呐喊 。

(2)、外文名 
(挪威文)Skrik;(英文)The Scream 。

(3)、类别 
蛋彩画、油画、色粉画、纸本画 。

(4)、收藏地 
蛋彩与蜡笔画,藏挪威国家艺术馆 。色粉彩绘于木板作品,拍卖给私人。

2、概述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第一个版本,其作品作为蛋清木板画;绘于1893年的第二个版本,该画作为彩蜡木板画;第三个版本,创作于1895年,为彩粉木板画;第四个版本为蛋清木板油画。

3、名家点评
作家玛莎·特德斯基(Martha Tedeschi):“《呐喊》作品,在于能够在弹指一挥间传递给观者其表现意义,使上至社会名流,下至平民百姓都能感同身受。”

4、后世影响
《呐喊》画作中,那张惊惧变形的面孔和强烈冲撞的色彩,一直被看作是现代人苦闷精神的象征,该作品成为了20世纪的经典“表情”。蒙克的绘画,开启了欧洲表现主义艺术的序幕。影响了包括马蒂斯、毕加索等在内的艺术巨匠。

5、历史传承
1994年,两名窃贼潜入挪威国家画廊偷走了1893年版的《呐喊》,1995年被完好地追回。2004年,蒙面持枪歹徒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抢走了1910年版的《呐喊》,两年后被追回。

五、记忆的永恒

1、简介
(1)、中文名 
记忆的永恒 。

(2)、外文名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

(3)、作品别名 
软表 。

(4)、作者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 。

(5)、规格
 纵24厘米,横33厘米。

(6)、现收藏地 
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 。

(7)、创作年代 
1931年 。

(8)、画作类型 
布面油画。

2、概述
《记忆的永恒》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于1931年创作的布面油画,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

3、画作内容
在一片死寂的海滩上,远方的大海、山峰都沐浴在太阳的余晖中。一个长着长长睫毛,紧闭眼睛,好像正在梦境中的像鱼又像马的“四不像”怪物躺在前面的海滩上。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还有一个爬满了蚂蚁的金属盘子,好像正在被苍蝇啃噬掉。画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三只钟表,它们都变成了柔软的、可以随意弯曲的东西,显得软塌塌的,如同面饼一样,或挂在枯树枝上,或搭在平台的边缘,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钟表都不堪负荷,疲惫不堪地松垮了下来似的。在这里时间被强烈扭曲了,停止了,仿佛一切都被融化成了无意识的东西。

4、创作背景
和所有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一样。达利在创作这幅画时也受到了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的影响。根据达利的说法,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自己梦中的每一个意念都是自己不能选择的,画家则负责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达利专门前去精神病院了解病人的意识。在达利看来,精神病人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人的潜意识世界最真诚的反映。1931年8月达利完成了《记忆的永恒》。

5、名家点评
国家二级美术师杨永胜《不可不知的世界名画》:在《记忆的永恒》中,达利以一种超越正常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象加以并列、扭曲或者变形,同时又把它们描绘得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从而创造出一种能够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

6、历史传承
《记忆的永恒》完成后,美国画商朱利安·列维看中并买下了这幅画,《记忆的永恒》后来被一再转手,最终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六、戴着珍珠耳环的女孩

1、简介
(1)、中文名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

(2)、外文名 
Het meisje met de parel 。

(3)、作者
约翰内斯·维米尔 。

(4)、创作年代 
1665年 。

(5)、画作类型 
油画 。

(6)、规格 
44.5×39cm 。

(7)、材质 
画布 。

(8)、现藏地 
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2、概述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油画。是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代表作之一。现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3、画作内容
该画背景铺满黑色,衬托出少女的形象。画面中的少女穿一件棕色的外衣,白色的衣领、蓝色的头巾与垂下的柠檬色头巾相互映衬,她侧身转头面向画外,嘴唇微微张开,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环若隐若现,少女的形象与黑色的背景形成对比,凸显立体。

4、创作背景
17世纪中期正是荷兰的文化艺术逐渐失去其本来的文化特色的特殊时期,在荷兰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赋予人民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好像春雨复苏大地,万物觉醒。这也使得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新兴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大量订购油画。基于这样的创作土壤,画家们也不再关注社会重大题材的表现,而是更多地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以迎合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荷兰小画派”在这样的氛围中便应运而生了。维米尔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5、名家点评
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北方的蒙娜丽莎”。

6、重要展览
2012—2014两年时间中,维米尔的杰作在日本的东京、神户、美国的旧金山、纽约、亚特兰大、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等地进行了巡回展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其中之一。

七、守夜人

1、简介
这幅画描绘的是战争时代,一座城市遭到袭击,城市中的人为了捍卫自己家园而起来反抗的事情。

2、概述
通过这幅画可以看出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八、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1、简介
(1)、中文名 
没胡子的自画像 。

(2)、外文名 
The self-portrait without beard 。

(3)、创作时间 
1889年 。

(4)、作者 
【荷兰】凡·高。

2、概述
《没胡子的自画像》是荷兰画家梵·高1889年画的自画像。

3、创作原因
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是凡高的最后一幅自画像,画于1889年,这一年他的母亲70岁。虽然早年因为一些矛盾引起母子关系紧张,平时不常联系,但在母亲生日那天,为了让母亲对自己的健康放心,凡高决定送一张自画像给她。凡高把自己画得比现实中要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然而这些都无法掩饰他眼底的绝望和孤独。最后凡高给了母亲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而把这张挂在了自己的墙上。

4、艺术魅力
从《没有胡子的自画像》可以看到,凡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

5、社会评价
凡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看来他的愿望实现了。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目前我们只能看到三张他的清晰相片,而且都是21岁之前的。然而在1885到1889四年间,他却一口气给自己画了四十多张。

九、格尔尼卡

1、简介
(1)、中文名 
格尔尼卡 。

(2)、外文名 
Guernica 。

(3)、画作类型 
油画 。

(4)、作者 
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 。

(5)、规格 
349.3*776.6cm 。

(6)、创作年代 
1937年 。

(7)、现收藏地 
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2、概述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3、画作内容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抱着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4、创作背景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

5、名家点评
英国作家、画家、伦敦现代美术学院院长罗兰特・潘多斯:公牛在《格尔尼卡》这幅画中并非反面角色,相反,它好像是在搜索地平线上出现的歌人,在画面上根本没有出现反面角色的形象。因为造成这些灾难的敌人是全人类的公敌,他们极其卑,也极为普遍,难以包罗在单一的形象中。所以,人们从画上看到的只是死孩子、火焰中的房子、刺伤的身体、痛苦的歌斯底里的呼叫、以及惊慌的表情等等可能的事物,而造成这场灾难的恶魔却在这幅画中被省略。

6、历史传承
《格尔尼卡》自诞生起几乎有将近20年的时间在路上奔波,穿梭于大西洋两岸的诸多城市。最后一次旅行是在1981年,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转移至西班牙,此前毕加索一直将其出借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直到西班牙恢复民主。

十、女人三号

1、简介
这幅画的作者崇尚的观念是随性。他认为约束和秩序对他而言就是拘束,就是不自由。所以这幅画就是他按照他内心的心情随性而画,这一画就画出了世界名画。





相关回答

相关专题

热门问答

热门专题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