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菇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一、死亡帽
1、简介
(1)、中文学名
死亡帽 。
(2)、拉丁学名
Amanita phalloides 。
(3)、界
真菌界 。
(4)、门
担子菌门 。
(5)、亚门
担子菌亚门 。
(6)、纲
伞菌纲 。
(7)、亚纲
伞菌亚纲 。
2、概述
死亡帽,拉丁学名:Amanita phalloides (Link,1833),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一种真菌。又称之为毒鹅膏、有毒鹅膏、死帽蕈、鬼笔鹅膏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蕈碱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毫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
3、症状
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初期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低血压、黄疸、抽搐、昏迷、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
4、基本资料
(1)、蕈伞
绿或灰色,凸圆形,边缘平滑,表面为内生纤维质。
(2)、蕈褶
白色离生。
(3)、蕈柄
和蕈伞相同或为白色,有显著的蕈托,宽3-5厘米。
(4)、生长环境
与多种硬木树形成菌根,如山毛榉,栎木和榛木等,多见于肥沃的土壤上。
(5)、分布
广泛分布于欧洲,也见于整个北美。
5、外形特征
毒鹅膏的菌盖很大,一般直径是5-15厘米,呈圆形或半球状,但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成扁平。菌盖颜色以灰色、微黄、橄榄绿为主,雨后颜色往往更淡。菌盖当湿润时呈黏性,表皮容易脱落。毒鹅膏的菌杆上的体环像小裙,一般位于菌盖下1到1.5厘米的位置。白色薄层自由下垂。
二、恶魔的雪茄
1、简介
(1)、中文学名
恶魔雪茄 。
(2)、拉丁学名
Chorioactis geaster 。
(3)、别称
德克萨斯之星 。
(4)、二名法
Chorioactis geaster 。
(5)、界
真菌界 。
(6)、门
子囊菌门 。
(7)、亚门
盘菌亚门 。
(8)、纲
盘菌纲 。
(9)、目
盘菌目 。
2、概述
恶魔雪茄学名“Chorioactis”,中文学名“地星状裂杯菌”。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蘑菇之一,也被称之为“德克萨斯之星”。这种怪异的蘑菇只存在于美国德州中部、日本的两个偏远地区以及奈良山区。
3、罕见的蘑菇
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蘑菇之一,也被称之为“德克萨斯之星”。因为未成熟开放的真菌成熟后会释放孢子云,看起来就像烟雾,而孢子的释放,导致其果实本体的舒展,发出嘶嘶声,最后蔓延出星星的形状。
4、生长环境
这种蘑菇显著在于它的不寻常的外观和极少量分布。它生长在德克萨斯州的雪松榆树或在日本的一些腐烂的橡树的树桩或死根中生长。
三、血齿菌
1、简介
(1)、中文学名
出血齿菌 。
(2)、拉丁学名
Hydnellum pecki 。
(3)、别称
血齿菌、血牙真菌 。
(4)、二名法
Hydnellum pecki 。
(5)、界
真菌界 。
(6)、门
担子菌门 。
(7)、纲
伞菌纲 。
2、概述
出血齿菌学名“Hydnellum pecki”,是真菌家族不同寻常的成员之一。这种蘑菇有很多名字,通常都与汁液或者血液有关。人们可能认为这种蘑菇上面血红色的液体是森林动物溅到白色菌盖上的血液。
3、恶魔牙齿
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是蘑菇的一种类型,在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和中欧的松树林中非常常见。但观察的仔细一些,你就会发现,这是从它自己的气孔中渗出的液体。
4、生长环境
这种蘑菇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更为常见,通常生活在针叶树林。
5、分布范围
可以在北美洲发现出血齿菌的身影。此外,出血齿菌也存在于欧洲,最近又在伊朗和韩国发现它们的踪迹。
四、天蓝蘑菇
1、简介
(1)、中文学名
霍氏粉褶菌 。
(2)、拉丁学名
Entoloma hochstetteri 。
(3)、别称
天蓝蘑菇 。
(4)、二名法
Sky Blue mushroom 。
(5)、界
真菌界 。
(6)、门
担子菌门 。
(7)、亚门
伞菌亚门 。
(8)、纲
伞菌纲 。
2、概述
天蓝蘑菇(Entoloma hochstetteri)学名霍氏粉褶菌,伞菌科蘑菇属菌类,是一种在新西兰和印度可以见到的蘑菇,有着与众不同的全蓝色,主要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和南岛西部的树林里,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阔叶林和罗汉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藓中。
3、形态特征
霍氏粉褶菌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地上子实体,总体高度80毫米。它的菌盖呈锥形,直径15-50毫米,有锐利的边缘,边缘内翻。菌盖颜色为靛蓝色,稍带点绿色,初成长时为蓝色,后变成蓝红棕色至粉红棕色,而且长着小纤维。菌盖边缘有条纹并内卷。
4、分布地区
霍氏粉褶菌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和南岛西部的树林里,常常生长在苔藓和落叶之间。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阔叶林和罗汉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藓中,很少发生在诺霍沟灌丛中,与假山毛榉和罗汉松结合。霍氏粉褶菌在印度部分地区的林地也发现。
5、文化记载
新西兰作为一个位于南半球且生物多样性奇特的国家,热衷于宣传保护自己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为纪念这种最早发现于自己国家的鲜艳蘑菇,新西兰这50元钞票上画上了它的形象。
五、毒鹅膏
1、简介
(1)、中文名
毒鹅膏菌
(2)、别名
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等 。
(3)、界
真菌界 。
(4)、门
担子菌门 。
(5)、纲
担子菌纲 。
(6)、目
伞菌目(Agaricales) 。
(7)、科
鹅膏菌科(Amanitaceae) 。
2、概述
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在国外还被称为“死亡帽”。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3、担子类真菌
为一种剧毒的担子类真菌,鹅膏菌属的一员。毒鹅膏广泛分布在欧洲,并且以菌根型式共生于落叶性乔木。菌伞一般呈现绿色,并且有白色的菌柄和菌褶。
4、分布范围
夏秋季于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5、中毒
(1)、中毒症状
此菌含有毒肽、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后1--2天内症状减轻,似乎病愈,患者也可以活动,但此时毒素已经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脑等重要器官。
(2)、中毒机理
在鹅膏菌中毒事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鹅膏毒肽。鹅膏菌毒素毒理作用机制,已经有了比较定性的结论,鹅膏毒肽主要抑制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活性。
六、鹿花菌
1、简介
(1)、中文名
鹿花菌 。
(2)、别名
鹿花蕈,河豚菌 。
(3)、拉丁学名
Gyromitra esculenta 。
(4)、界
真菌界 。
(5)、门
子囊菌门 。
(6)、纲
盘菌纲 。
(7)、目
盘菌目 。
(8)、科
平盘菌科 。
2、概述
鹿花菌(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它们生长在针叶林的沙质土壤,于春天及初夏长成。
3、又名
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食用未处理的鹿花菌可以致命,中毒的征状包括在食用后几小时出现呕吐及腹泻,接着是头昏、昏睡及头痛。严重的可以导致谵妄及昏迷,5-7日后可能会死亡。
4、特征
鹿花菌不规则的菌盖很像脑部,可以高10厘米及阔15厘米。初生长时菌盖是光滑的,逐渐会长出更多皱褶。菌盖可以是红色、紫色、枣色或金褐色。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鹿花菌菌盖呈红褐色。 [9] 蕈柄是实心的 [10] ,高3-6厘米及阔2-3厘米。气味芬芳,味道清淡。
5、分布及生长地
鹿花菌生长在温带针叶林及落叶林的沙质土壤。它们很多时会长在松树下,有时也会在白杨树下。 [15] 采集期是介乎4月至7月,比其他的要早,有时甚至会在溶雪期间长成。
七、死亡天使
1、简介
(1)、中文学名
双孢鹅膏菌 。
(2)、拉丁学名
Amanita bisporigera 。
(3)、别称
死亡天使蘑菇 。
(4)、界
真菌界 。
(5)、门
真菌门 。
(6)、亚门
担子菌亚门 。
(7)、纲
伞菌纲 。
2、概述
死亡天使蘑菇(Amanita bisporigera)是一种含有致命毒素的真菌,学名双孢鹅膏菌,一般分布于北美东部南部至墨西哥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但在北美西部很少发现;也被发现在哥伦比亚的松树种植园。
3、双孢鹅膏菌
是一种含有致命毒素的真菌,学名双孢鹅膏菌,一般分布于北美东部南部至墨西哥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蘑菇有白色的光滑菌盖,直径可以达到10cm;菌柄长8-14cm,粗2-5cm;有菌托较厚呈苞状。
4、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边缘无条纹,中部凸起略带黄色,直径6-15cm。菌肉白色,遇KOH变金黄色。菌褶白色,离生,较密,不等长。菌柄有显著的纤毛状鳞片,细长圆柱形,长8-14cm,粗1-1.2cm,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较厚呈苞状。菌环生柄之上部或顶部。孢子印白色。
5、致死事件
此菌被称做“死亡天使”。其毒性很强,曾在北京、四川等地发生过中毒,死亡率很高。含有毒肽及毒伞肽毒素。中毒症状同毒鹅膏菌、白毒鹅膏菌。
八、荧光小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荧光小菇 。
(2)、拉丁学名
Mycena chlorophos 。
(3)、别称
荧光蕈 。
(4)、界
真菌界 。
(5)、昵称
蚂蚁路灯 。
(6)、特色
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的光芒 。
(7)、属性
菌类 。
2、概述
荧光小菇(学名Mycena chlorophos)它们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真菌。它又名为“荧光蕈”,又叫蚂蚁路灯。如你所见,它们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鬼火一般的光芒。
3、荧光蕈
它们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真菌。它又名为“荧光蕈”,又叫蚂蚁路灯。如你所见,它们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鬼火一般的光芒。由于夜晚时荧光蕈的样子很像水母,故又有人称为绿色陆地水母。
4、经济价值
可能有毒,不可食用。
九、伞形毒菌
1、简介
(1)、中文学名
伞形毒菌 。
(2)、别称
Amanita muscaria 。
(3)、界
真菌界 。
(4)、性质
剧毒真菌 。
2、概述
伞形毒菌(Amanita muscaria)是一种可以作用于神经的剧毒真菌,它有几种亚种,分别呈现出黄色、棕色、粉红色等。
3、剧毒真菌
是一种可以作用于神经的剧毒真菌,它有几种亚种,分别呈现出黄色、棕色、粉红色等。每个亚种有不同的菌盖颜色,如黄色、棕色、粉红色等。
4、症状
症状在服用伞形毒菌后,患者的血液中会迅速检测到蝇蕈素的成分。患者的第一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在轻微的不适之后随即而来的是突发剧烈胃痛、呕吐和强烈的干渴感,并伴有四肢发紫。
5、治疗方法
尚未发现伞形毒菌的解药,但是,中毒者可以通过肝脏移植存活下来。
十、云芝
1、简介
(1)、中文学名
云芝 。
(2)、别称
杂色云芝、黄云芝 。
(3)、界
真菌界 。
(4)、门
真菌门 。
(5)、纲
层菌纲 。
(6)、目
多孔菌目 。
(7)、科
多孔菌科 。
(8)、属
栓菌属 。
(9)、种
云芝 。
2、概述
云芝,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 (L.exFr.)Quel的干燥子实体。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3、无毒
没有毒性,但是比较怪。云芝是一种大型珍贵药用真菌,源自中国的原始森林,于中国东南西北都有分布,寄生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阔叶树和朽木上。
4、生理特性
本品菌盖单个呈扇形、半圆形或贝壳形,常数个叠生成覆瓦状或莲座状;直径l~l0cm,厚1~4mm。表面密生灰、褐、蓝、紫黑等颜色的绒毛,构成多色的狭窄同心性环带,边缘薄;腹面灰褐色、黄棕色或淡黄色,无菌管处呈白色,菌管密集,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部分管口开裂成齿。
5、产地
常见大型真菌,主要是野生,生于多种阔叶树木桩、倒木和枝上。世界各地森林中均有分布。
6、入药部位
茵类的干燥子实体。
7、归经
归心、脾、肝、肾经。
8、功能
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9、主治
用于湿热黄疸,胁痛,纳差,倦怠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