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行是 > 十大 > 世界十大禁养名猫

世界十大禁养名猫

发布时间:2021-10-10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59次

目录

目录

导读 / Read

世界十大禁,世界十大禁养名猫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一、荒漠猫

1、简介
(1)、中文学名
荒漠猫 。

(2)、拉丁学名
Felis bieti 。

(3)、别称 
草猫、草猞猁、荒猫、漠猫、切唐匈布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6)、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2、概述
荒漠猫(Felis bieti)是猫科猫属的一种哺乳动物。体形较家猫大,尾长,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它们不畏气候的恶劣,在荒漠、山林边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地带生活。荒漠猫主要捕食一些小型的动物。

3、形态特征
(1)、体形
荒漠猫体形较家猫大,尾长,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体长610-680毫米,尾长295-310毫米,体重4-8公斤。

(2)、体背部
棕灰或沙黄色,背中线不明显。身上毛长而密,绒毛丰厚。头部与体背颜色一致,上唇黄白色,胡须白色。鼻孔周围和鼻梁棕红色。

4、生活习性
荒漠猫生活有规律,晨昏夜间活动,白天休息。性孤僻,除交配期(1—3月)外,营独居生活。 荒漠猫主要以鼠类、鼠兔、旱獭、鸟类等为食,所以活动区域与这些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

5、生长繁殖
在洞穴中繁殖,每个繁殖洞只居住1只雌兽及其哺育的幼仔。交配期1-2月,交配动作似家猫,雄性排精时发出一种尖而细的特殊叫声。怀孕期约3个月,4-5月产仔,每胎2-4只。在饲养条件下,2年性成熟,每胎产2仔。

6、保护等级
已被我国列为II级珍稀保护动物,在国际上则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 Appendix II)。 

7、经济价值
荒漠猫是我国特产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能大量消灭鼠类,有益于农、林、牧业,可作为观赏动物。国内及世界动物园中,唯西宁动物园展出8只。

二、锈斑豹猫

1、简介
(1)、中文学名 
锈斑豹猫 。

(2)、拉丁学名
Prionailurus rubiginosus 。

(3)、别称 
锈斑猫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索动物门 。

(5)、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2、概述
是一种体型非常小的野外猫科动物,由于雌猫仅有1千克重,故与黑足猫并列世界上最细小的野猫。它们的毛呈灰色,背部及两侧有锈色的斑点,腹部呈白色没有斑点。尾巴很粗,差不多是体长的一半,颜色较深,故斑点并不明显。

3、生态习性
锈斑豹猫小巧、敏捷、活跃,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大多在窝里睡觉,到了晚上才出来活动。半栖于树上,是攀爬高手,在树上也能轻松捕食。主要捕捉鸟类和啮齿目类小型哺乳动物,但也会捉些爬行动物蜥蜴、昆虫、蛙类补充营养,另外,只要有可能,它们也会袭击人类家禽。

4、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查谟-克什米尔、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奥里萨邦、拉贾斯坦邦、泰米尔纳德邦、乌塔兰黑尔邦、北方邦)、尼泊尔、斯里兰卡。

5、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印度亚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斯里兰卡亚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三、帕拉斯猫

1、简介
(1)、中文学名 
兔狲 。

(2)、拉丁学名
Felis manul 。

(3)、别称 
洋猞猁,乌伦,玛瑙,玛瑙勒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哺乳纲 。

2、概述
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

3、栖息环境
栖息于灌丛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与戈壁,亦能生活在林中、丘陵及山地。在上述生境的岩石缝隙或石洞居住,也可利用大型啮齿类(如旱獭)的弃洞作窝。栖居高度可达海拔4500米左右的山地。

4、生活习性
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巢穴通路弯曲,深度一般在2米以上。属夜行性动物,但晨昏活动频繁,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冬季食物缺乏时白天也出来觅食,或移居村落附近。

5、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国(北京,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西藏,新疆) ,印度(查谟 - 克什米尔),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

6、繁殖方式
每年早春发情,夏初产崽,北方的兔狲繁殖期一般比南方地区的稍晚,繁殖期持续42天,雌性发情期26-42个小时。妊娠期9-10周,一般每胎三、四头,最多的一次可产6崽,小兔狲一般在4-5个月后,周身长满毛茸茸的灰色外套,并开始独立。

四、狞猫

1、简介
(1)、中文名 
狞猫 。

(2)、拉丁学名
Caracal caracal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索动物门 。

(5)、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6)、纲
哺乳纲 。

(7)、亚纲
兽亚纲 。

2、概述
狞猫(拉丁学名:Caracal caracal),体型中等,毛发有许多种颜色,栖息在干燥的旷野,也有其在山区、树丛和沙漠活动的踪迹。

3、主食
鸟类、小兽,以小家族形式在一起,有一定的领地意识,并用尿液标记领地的范围,狞猫跳跃能力极强,奔跑速度快,能捕捉降落或起飞时的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西亚、南亚西北部等地。

4、栖息环境
狞猫的栖息地也很广,它们居住在干草原和半沙漠地带,但也在林地、热带稀树大草原和灌木林等地,甚至海拔3000米的山地。和其他生活在干旱地区的猫科动物一样,狞猫也能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长时间生存。这时它们主要依靠猎物体内的体液获得水分。

5、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等。

6、保护级别
非洲狞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 Appendix II),亚洲狞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CITES Appendix I)。

五、豹猫

1、简介
(1)、中文名 
豹猫 。

(2)、拉丁学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

(3)、别名 
狸猫、狸子、铜钱猫、石虎、麻狸、山狸、野猫。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哺乳纲 。

2、概述
头体长360-660毫米;尾长200-370毫米;后足长80-130毫米;耳长35-55毫米;颅全长75-96毫米;体重1.5-5千克。豹猫在中国也被称作“钱猫”,因为其身上的斑点很像中国的铜钱。

3、栖息环境
豹猫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分布的海拔高度可从低海拔海岸带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米高山林区。在半开阔的稀树灌丛生境中数量最多,浓密的原始森林、垦殖的人工林(如橡胶林、茶林等)和空旷的平原农耕地数量较少,干旱荒漠、沙丘几无分布。

4、生活习性
(1)、行为
豹猫的窝穴多在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中。主要为地栖,但攀爬能力强,在树上活动灵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

(2)、食性
主要以鼠类、松鼠、飞鼠、兔类、蛙类、蜥蜴、蛇类、小型鸟类、昆虫等为食,有时潜入村寨盗食鸡、鸭等家禽。 

5、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琉球群岛、韩国、朝鲜、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6、保护级别
豹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4年 ver 3.1)——无危(LC)。豹猫菲律宾亚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易危(VU)。

六、沙丘猫

1、简介
(1)、中文学名 
沙丘猫 。

(2)、拉丁学名
 Felis margarita 。

(3)、别称
沙猫,沙漠猫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哺乳纲 。

2、概述
是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体重一般在2.8-3.5千克之间。腿短,头部比例大,耳大。皮毛柔软浓密,体色接近于沙的颜色,腿部有黑色的带状条纹。和大多数沙漠食肉动物一样,沙猫脚底的肉垫很厚,而且有浓密的毛,适合它们阻隔热得发烫的地表。

3、栖息环境
沙丘猫的分布区域被分割成5块,阿拉伯半岛南部、干旱的北非撒哈拉沙漠、俄罗斯里海周围地区、巴基斯坦南部。沙丘猫居住在广大贫瘠的沙漠、山地,并且很好的适应了那里的环境。沙漠中的极端气温最高可达58摄氏度,最低达到零下13摄氏度。并且严重的缺水。

4、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尔,阿曼,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

5、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8年濒危物种——近危(NT)。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七、虎猫

1、简介
(1)、中文学名 
虎猫 。

(2)、拉丁学名
Leopardus pardalis 。

(3)、别称 
普通虎猫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哺乳纲 。

2、概述
共有10个亚种,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具显著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

3、栖息环境
虎猫栖息于茂密的热带雨林、安第斯山脉海拔3,800米的高山山林、浓密的灌木丛、植被稀疏的半沙漠地区、沿海的红树林等等,不过在开阔地带却难以觅见它们的足迹。

4、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委内瑞拉。

5、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八、亚洲金猫

1、简介
(1)、中文学名 
金猫 。

(2)、拉丁学名
Catopuma temminckii 。

(3)、 别称
亚洲金猫、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哺乳纲 。

2、概述
体重10-15千克,体长78-100厘米。尾长48厘米,约为体长的一半左右。体毛呈黄色,背脊呈棕黑色。眼角前内侧各有一条白纹,长约20毫米,其后为一棕黄色宽纹,一直向后伸展至枕部,其两侧有黑纹。眼下有一白纹延伸至耳基下部,其上、下缘均具明显黑线。

3、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常绿阔叶林、混合常绿山地林和干燥落叶林当中。它们也会生活在灌丛、草原和开阔多岩的地区,根据已有的记录,亚洲金猫曾出现在不丹境内一处遍布矮杜鹃和草甸的高海拔地区。 

4、生活习性
食物种类主要是啮齿类、亦包括鸟类、幼兔和家鸡,以及麂和麝等小型鹿类。亦可攻击幼小的水牛,因其锋利的犬齿尚不够粗强有力,不易穿透老牛颈部的皮肉。

5、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九、薮猫

1、简介
(1)、中文名 
薮猫 。

(2)、外文名 
serval 。

(3)、别名 
非洲薮猫 。

(4)、拉丁学名 
Leptailurus serval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2、概述
体形像一头小型的猎豹,躯干和四肢修长。皮毛黄色且具黑斑, 黑斑与背部和头部的纵向斑纹融为一体。 尾部有数个黑色环纹,尾尖黑色。雄性体形通常大于雌性。与其他猫科动物相比,它们体型更显修长,腿长而尾短,双耳又高又圆,两耳基部距离很近。

3、形态特征
大小量度:头体长67~100厘米; 体重:(雄性)9~18千克,(雌性)9~13千克;尾长40厘米;肩高53厘米。

4、栖息环境
薮猫主要栖息于各类大草原,最常见于芦苇丛、沼泽地等潮湿环境中,偶尔出现在林缘地带以及草叶茂盛的森林空地。

5、分布范围
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布隆迪、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等。

6、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4年评估。

十、猞猁

1、简介
(1)、中文学名 
猞猁 。

(2)、拉丁学名
Felis lynx 、Lynx lynx 。

(3)、别称
欧亚猞猁、林曳、猞猁狲、马猞猁、山猫、野狸子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哺乳纲 。

(8)、亚纲
真兽亚纲 。

2、概述
属于猫科,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粗壮,尾极短,通常头不及体长的1/4。四肢粗长而矫健。耳尖生有黑色耸立簇毛。两颊具下垂的长毛。上体浅棕、土黄棕、浅灰褐或麻褐色,或为灰白而间杂浅棕色调;腹面浅白、黄白或沙黄色。尾端呈黑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分布范围
(1)、世界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等。

(2)、中国
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河北的山区。

4、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相关回答

相关专题

热门问答

热门专题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