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长寿,中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一、爱新觉罗·弘历(89岁)
	
	1、简介
	(1)、本名
	爱新觉罗·弘历。
	
	(2)、别名
	元寿(幼名)、十全老人(自称)、文殊皇帝(西藏尊号)、腾格里特古格奇汗(蒙古汗号)。
	
	(3)、号
	长春居士、信天居士,晚号十全老人。
	
	(4)、所处时代
	清朝。
	
	(5)、民族族群
	满族。
	
	(6)、出生日期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7)、逝世日期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
	
	(8)、主要作品
	《乐善堂全集》、《高宗御制文》等。
	
	(9)、主要成就
	开创“十全武功”;编著《四库全书》;有很高的书法、诗文造诣。
	
	2、为政举措
	(1)、政治
	宽严相济、中央制度、官员驾驭、整顿吏治、严惩贪腐、八旗生计。
	
	(2)、军事
	军事思想、奠定版图。
	
	(3)、经济
	重视农业、恤商政策。
	
	(4)、文化
	编辑典籍、兴文字狱、维护满俗、建筑艺术。
	
	(5)、社会
	普免钱粮、灾赈制度、兴修水利。
	
	(6)、外交
	朝贡体系、抑制俄国、闭关锁国。
	
	3、社会评价
	(1)、正面评价
	乾隆帝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乾隆帝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乾隆帝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弘历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2)、负面评价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以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间的文网之密,文祸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
	
	二、南朝梁武帝萧衍(86岁) 
	
	1、简介
	(1)、本名
	萧衍。
	
	(2)、别名
	梁武帝、梁高祖。
	
	(3)、字
	叔达、小字练儿。
	
	(4)、所处时代
	南北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日期
	464年。
	
	(7)、逝世日期
	549年6月12日。
	
	(8)、主要作品
	《涅萃》《大品》《净名》《大义》等。
	
	(9)、主要成就
	建立南梁,革除弊政,钟离大捷。
	
	2、少年英才
	萧衍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从血缘上看,萧衍和南齐皇室关系很密切,他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曾经做过侍中、卫尉等高官。他们都是东晋淮阴县令萧整的后代。萧衍后来之所以能建立功勋,并最终建立梁朝,他的家族背景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3、陵寝墓地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三城巷北,南靠其父梁文帝建陵,北毗其子梁简文帝庄陵。修陵东向,三座陵墓由南向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三、大周国皇帝武则天(81岁) 
	
	1、简介
	(1)、本名
	武曌。
	
	(2)、别名
	武则天、武媚、武后。
	
	(3)、所处时代
	唐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624年。
	
	(6)、逝世日期
	705年12月16日。
	
	(7)、主要作品
	《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8)、主要成就
	建立武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家世出身
	武则天(后自名武瞾)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还有洛阳说。
	
	3、为政举措
	(1)、政治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广开言路,注意纳谏,任用酷吏。
	
	(2)、经济
	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3)、文化
	武则天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书。
	
	(4)、军事
	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武周建立后,与周边各国的局部小战争,时起时伏,以武周胜利为多。武则天在位15年中,基本上维护了帝国的统一。
	
	四、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镠(80岁)
	
	1、简介
	(1)、本名
	钱镠。
	
	(2)、别名
	钱婆留、吴越钱王。
	
	(3)、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852年3月10日。
	
	(6)、逝世日期
	932年5月06日。
	
	(7)、主要作品
	《巡衣锦军制还乡歌》等。
	
	(8)、主要成就
	割据两浙、建立吴越国。
	
	2、早期事迹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852年3月10日),钱镠生于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现称功臣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相传他出生时突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亲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因祖母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义)。而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留井”。 
	
	3、为政举措
	钱鏐在内政建设上的主要成就体现于修筑海塘和疏浚内湖上,开平四年(910年),钱镠动员大批劳力,修筑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用木桩把装满石块的巨大石笼固定在江边,形成坚固的海堤,保护了江边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并且由于石塘具有蓄水作用,使得江边农田得获灌溉之利。
	
	4、家训传世
	钱镠治国有略,修身治家也十分谨严,又两度订立治家“八训”、“十训”。“十训”即钱鏐临终前向子孙们提出的十条要求,遗训中虽然包含一些封建思想,但是大部分是饱含人生智慧的。
	
	五、宋高宗名赵构(80岁)
	
	1、简介
	(1)、本名
	赵构。
	
	(2)、字
	德基。
	
	(3)、所处时代
	南宋。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107年6月12日。
	
	(6)、逝世日期
	1187年11月9日。
	
	(7)、主要作品
	翰墨志、草书洛神赋。
	
	(8)、主要成就
	建立南宋。
	
	2、为政举措
	(1)、政治
	积极抗金、宋金议和.
	
	(2)、经济
	推行经界法、发展海洋经济、大发纸币。
	
	3、社会评价
	宋高宗在对金关系上,他坚持与金议和,不惜纳贡称臣、杀害岳飞父子,因此是十足的投降派首领。但他有时也曾指挥、组织过宋军抗击入侵的金军。加之他一直沿用宋朝的国号和正朔,所以他还没有达到完全“卖国”的程度.不能称之为“卖国贼”。同时,他在内政建设上,经过不断努力,解决了农民暴动、兵变、游寇等棘手的问题,稳定了政局.从而保证宋朝的统治得以延续,因此他还是南宋的“中兴之主”。
	
	六、十六国南燕慕容德(79岁)
	
	1、简介
	(1)、本名
	慕容德。
	
	(2)、别名
	燕献武帝、慕容备德、慕容玄明。
	
	(3)、所处时代
	五胡十六国。
	
	(4)、民族族群
	鲜卑族。
	
	(5)、出生日期
	336年。
	
	(6)、逝世日期
	405年10月18日。
	
	(7)、主要成就
	称帝建立南燕。
	
	(8)、字号
	玄明。
	
	2、燕亡入秦
	慕容德年纪还没到二十岁,身高就已经八尺二寸,身姿体貌很魁伟,额头上有中央隆起的半月形重纹。慕容德博览群书,性情清高谨慎,多才多艺。
	
	3、史籍记载
	《晋书·卷一百二十七·载记第二十七》。
	
	七、前蜀高祖王建(71岁)
	
	1、简介
	(1)、本名
	王建。
	
	(2)、别名
	小字行哥、绰号贼王八。
	
	(3)、字
	光图。
	
	(4)、所处时代
	晚唐、五代十国。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日期
	大中元年(847年)二月初八日。
	
	(7)、逝世日期
	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初一日。
	
	(8)、主要作品
	《诫子元膺文》等。
	
	(9)、主要成就
	占有两川兼三峡之地,建立前蜀。
	
	2、早年经历
	王建为人隆眉广额,龙睛虎视,机略拳勇,出于流辈。据说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做饼师的。王建年轻时是个无赖之徒,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业,又因排行第八,故被乡人称为“贼王八”。
	
	3、开国称帝
	天复七年(907年),朱温篡位,建立后梁。王建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并传檄天下,要联合各藩镇讨伐朱温。但是,各藩镇都知道王建的真实用意,无人响应。王建又打算称帝,并写信给晋王李克用,主张二人“各帝一方”,李克用没有同意。与此同时,两川之地不断有祥瑞出现。同年九月,王建召集将佐,商议称帝之事,众将都劝道:“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于是,王建率领官员、百姓痛哭三日,随后于九月二十五日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并大封百官、诸子。
	
	八、五代十国南平武信王高季兴(71岁)
	
	1、简介
	(1)、本名
	高季兴。
	
	(2)、别称
	高季昌、朱季昌、高赖子。
	
	(3)、字号
	字贻孙。
	
	(4)、所处时代
	南平。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时间
	858年。
	
	(7)、去世时间
	920年。
	
	(8)、主要成就
	计破李茂贞,迎回唐昭宗;割据荆南;建立南平国。
	
	(9)、官职
	荆南节度使。
	
	2、早年经历
	高季兴本名高季昌,自称东魏司徒高敖曹的后人,早年曾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中和三年(883年),朱温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李让因献出大量钱财,被朱温收为养子,改名为朱友让。后来,朱温在朱友让的家奴中发现了高季兴,见他面貌很不寻常,便命朱友让收他为养子。高季兴因此改姓为朱,成为朱温的亲信牙将,开始学习骑射功夫,并逐渐由制胜军使升迁为毅勇指挥使。
	
	3、为政举措
	荆南节度使管辖十州,经唐末战乱,城乡凋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高季兴到任后,招徕流民,安抚士吏,发展农商,稳定社会,使荆南面貌迅速改观。
	
	4、历史评价
	吴任臣:“武信失策未有如入觐洛京与劝唐伐蜀之二事者。夫以庄宗之猜忌,要何爱乎荆南,乃顿释狐疑,幸免虎口,危矣。至荆、蜀成唇齿之形,不待智者知之审也,而从臾兴师,鼓行前进,狧糠及米,事有固然。假门高之难不作,江陵尚有宁宇邪?虽然,蕞尔荆州,地当四战,成赵相继,亡不旋踵,武信以一方而抗衡诸国间,或和或战,戏中原于股掌之上,其亦深讲于纵横之术也哉!
	
	九、十六国后燕慕容垂(70岁)
	
	1、简介
	(1)、本名
	慕容垂。
	
	(2)、别名
	慕容霸、慕容𡙇、燕武成帝、慕容道明。
	
	(3)、字
	字道明(一说字道业、叔仁)。
	
	(4)、所处时代
	十六国。
	
	(5)、民族族群
	鲜卑慕容部。
	
	(6)、出生日期
	约326年。
	
	(7)、逝世日期
	396年6月2日。
	
	(8)、主要成就
	枋头之战、复兴燕室、建立后燕、一生无败。
	
	2、传奇少年
	咸康五年(前燕六年,339年),慕容垂初名为慕容霸,一字道业。慕容皝攻打高句丽,兵及新城,高句丽国王王钊乞盟,乃还。慕容皝以慕容霸为骑都尉,令其跟随其慕容恪(慕容皝第四子)攻打宇文部。当时,慕容霸年仅十三岁,勇冠三军。慕容霸甚得父亲宠爱,甚至比起身为世子的哥哥慕容儁更多,故此慕容儁心内十分妒忌慕容霸。
	
	3、屡立战功
	咸康八年(前燕九年,342年),慕容霸16岁。前燕王慕容皝率军攻高句丽。时前燕与高句丽相邻,慕容皝常惧其乘虚而入,视为心腹之患。遂于十一月,采用庶兄建威将军慕容翰之策略,分兵两路进攻高句丽。慕容皝自率主力精锐4万从南道进攻,而慕容霸则与慕容翰为前锋。
	
	十、明太祖朱元璋(70岁)
	
	1、简介
	(1)、本名
	朱元璋。
	
	(2)、别名
	朱重八、朱公子、朱兴宗、朱洪武。
	
	(3)、字
	国瑞。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日期
	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
	
	(7)、逝世日期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
	
	(8)、主要作品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
	
	(9)、主要成就
	建立明朝,推翻元朝统治,休养生息,开创洪武之治。
	
	2、出身布衣
	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朱元璋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根据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后徙居泗州盱眙县和濠州钟离乡。
	
	3、为政举措
	(1)、政治
	中央集权、特务统治、整顿贪腐、勤政廉政。
	
	(2)、军事
	军事建制、北卫游牧、北伐残元。
	
	(3)、经济
	与民休息、兴修水利、移民政策。
	
	(4)、文化
	复兴礼俗、重视教育、重视教育、重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