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杏树
1、简介
(1)、中文名
银杏。
(2)、拉丁学名
Ginkgo biloba L.。
(3)、别名
白果、公孙树、鸭脚子、鸭掌树。
(4)、界
植物界。
(5)、门
裸子植物门。
(6)、纲
银杏纲。
(7)、保护级别
濒危(EN)IUCN评级。
(8)、变种
洞庭皇,小佛手,鸭尾银杏,佛指,卵果佛手,圆底佛手等。
(9)、命名者及年代
L.,1771。
2、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浅纵裂,大树之皮呈灰褐色,深纵裂,粗糙;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一年生的长枝淡褐黄色,二年生以上变为灰色,并有细纵裂纹;短枝密被叶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长出长枝;冬芽黄褐色,常为卵圆形,先端钝尖。
3、生长环境
银杏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银杏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但生长缓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
4、分布范围
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银杏的栽培区甚广:北自东北沈阳,南达广州,东起华东海拔40-1000米地带,西南至贵州、云南西部(腾冲)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均有栽培,江苏省邳州市居多,以生产种子为目的,或作园林树种。朝鲜、日本及欧美各国庭园均有栽培。
5、生长习性
银杏树的初期生长较为漫长,并且萌蘖性更强。银杏树分为雌雄株,雄株不结果,而雌株一般要在生长到20年以后才开始结实。银杏树一般在3-4月开始萌动展叶,4-5月开花,并在9-10月份种子成熟,10月以后开始落叶。栽培区常用实生苗、移杆苗或根蘖苗进行嫁接,可提前在8-10年生时开花结实(实生苗一般在20年后才开始结种子)。
6、繁殖方法
银杏可采用播种育苗、硬枝扦插、蘗芽分株等方法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银杏雌雄异株,为了获得种子,也可在雌株的枝条上用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这样可使植株提前开花结果,而大量繁殖幼苗。
二、罗汉松
1、简介
(1)、中文学名
罗汉松。
(2)、拉丁学名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3)、别称
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仙柏、罗汉柏、江南柏。
(4)、界
植物界。
(5)、门
裸子植物门。
(6)、纲
松杉纲。
(7)、目
罗汉松目。
(8)、分布区域
中国、日本组罗汉松组。
(9)、命名者及年代
(Thunb.)D. Don,1824。
2、形态特征
罗汉松,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达60c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较密;叶螺旋状着生,条状披针形,微弯,长7-12cm,宽7-10mm,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显著隆起,下面带白色、灰绿色或淡绿色,中脉微隆起。
3、生长环境
罗汉松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15-28℃。耐寒性弱,耐阴性强。喜排水良好湿润之砂质壤土,对土壤适应性强,盐碱土上亦能生存。 [7] [8-9]
4、分布范围
罗汉松产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日本也有分布。
5、植物文化
罗汉松神韵清雅挺拔,自有一股雄浑苍劲的傲人气势,有长寿、守财、吉祥寓意,是庭院和高档住宅的首选绿化树种。
三、桃树
1、简介
(1)、中文名
桃树。
(2)、拉丁学名
Amygdalus persica L.。
(3)、二名法
Amygdalus persica。
(4)、界
植物界。
(5)、门
被子植物门。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7)、目
蔷薇目。
(8)、命名者及年代
(L.) Batsch ,1832。
(9)、英文名称
Peach、Peach Tree。
2、植物学史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魏风》所指系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他古籍如《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有关于桃树的记载,表明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都已遍植桃树。
3、形态特征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4、地理分布
主要经济栽培地区在中国华北、华东各省,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北京海淀区、平谷区,天津蓟州区,山东蒙阴、肥城、益都、青岛,河南商水、开封,河北抚宁、遵化、深县、临漳,陕西宝鸡、西安,甘肃天水,四川成都,辽宁大连,浙江奉化,上海南汇,江苏无锡、徐州。
原产中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5、繁殖方式
以嫁接为主,也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
四、香樟树
1、简介
(1)、中文学名
香樟树。
(2)、拉丁学名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3)、别称
樟、香樟、芳樟、油樟、樟木、乌樟、瑶人柴、栳樟、臭樟。
(4)、界
植物界。
(5)、门
被子植物门。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7)、目
樟目。
(8)、分布区域
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
(9)、市树
韶关市。
2、生长环境
适应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 ,在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海拔可达1000米。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山坡或沟谷中,也常有栽培的;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适生于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根系发达,深根性,抗倒能力强。
3、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
4、分布范围
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
5、主要价值
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香樟冠大荫浓,树姿雄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木材及根、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樟脑和樟油供医药及香料工业用。果核含脂肪,含油量约40%,油供工业用。根、果、枝和叶入药,有祛风散寒、强心镇痉和杀虫等功能。木材又为造船、橱箱和建筑等用材。
6、繁殖方法
多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五、桂树
1、简介
(1)、中文学名
桂树。
(2)、别称
Sweet Tea Olive。
(3)、二名法
Osmanthus fragrans。
(4)、门
被子植物门。
(5)、纲
双子叶植物纲。
(6)、目
唇形目。
(7)、科
木犀科。
(8)、分布区域
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北等。
2、形态特性
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内皮红色,味似肉桂。枝条纤细,绿色或褐绿色,具纵向细条纹,无毛。
3、生态习性
桂树喜温暖环境,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壤土中生长。不耐干旱瘠薄,在浅薄板结贫瘠的土壤上,生长特别缓慢,枝叶稀少,叶片瘦小,叶色黄化,不开花或很少开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顶现象,严重时桂树整株死亡;它喜阳光,但有一定的耐阴能力。
4、人工栽培
播种、压条、嫁接和扦插法繁殖。当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实生苗始花期较晚,且不易保持品种原有性状。压条繁殖,用于繁殖良种。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贞、小叶女贞、小蜡、水蜡、流苏和白蜡等树种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进行,也可在梅雨季节移栽,大苗需带土球,种植穴多施基肥。
5、文化内涵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六、橘树
1、简介
(1)、中文学名
橘树。
(2)、拉丁学名
Citrus reticulata。
(3)、界
植物界。
(4)、门
被子植物门。
(5)、纲
双子叶植物纲。
2、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2-3m。枝多叶密,针刺极少。叶互生,常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不明显,叶翼小而不明显。花小白色,萼片黄绿色,花瓣5。果实扁圆形或馒头形,纵径4.5-6cm,横径6.5-7cm,基部平或隆起,上有浅放射沟4-8条,顶部微凹;果皮易剥离,质松脆,白内层棉絮状,有香气;瓤囊11-12瓣;中心柱空虚,味酸甜;种子20余粒,卵圆形,淡黄褐色。果熟期12月中旬。
3、分布范围
原产于我国南方的两广、闽浙一带,在北方均做盆栽。
4、橘子成分
每100g橘子中含有:热量42kcal(千卡)、蛋白质0.8g、脂肪0.4g、糖类8.9g、膳食纤维1.4g、生物素62μg(微克)、胡萝卜素1.66mg、叶酸13μg、泛酸0.05mg、烟酸0.2mg、钙35mg、铁0.2mg、磷18mg、钾177mg、钠1.3mg、铜0.07mg、镁16mg、锌1mg、硒0.45mg、维生素A277ug、维生素B10.05mg、维生素B20.04mg、维生素B60.05mg、维生素C33mg、维生素E0.45mg。
5、园林价值
柑橘类果树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的主要应用形式有盆栽观赏、果树盆景艺术、庭院种植、观光果园等。
七、招财树
1、简介
(1)、中文名
招财树。
(2)、学名
瓜栗、中美木棉、美国土豆、马拉巴栗。
(3)、别称
瓜栗、中美木棉、美国土豆、马拉巴栗。
(4)、界
植物界。
(5)、科
木棉科。
(6)、属
瓜栗。
2、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高8~15m,掌状复叶,小叶5~7枚,枝条多轮生。花大,长达22.5cm,花瓣条裂,花色有红、白或淡黄色,色泽艳丽。4~5月开花,9~10月果熟,内有10~20粒种子,大粒,形状不规则,浅褐色。
3、生长环境
喜高温高湿气候,耐寒力差,幼苗忌霜冻,成年树可耐轻霜及长期5~6℃低温,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以北地区冬季须移入温室内防寒,喜肥沃疏松、透气保水的沙壤土,喜酸性土,忌碱性土或粘重土壤,较耐水湿,也稍耐旱。发财树不仅美观,还能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有着天然“加湿器”作用。
4、繁殖方法
发财树是由种子播种或扦插繁殖而来的,只不过基部膨大者为播种苗,无膨大者为扦插苗。5年左右开始结实,种子成熟后宜随采随播或混湿沙贮藏过冬,至次年春暖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在23℃以上,发芽率75%左右。幼苗生长较快,一般当苗高达65厘米左右时,可进行编辫,稍后即可截顶。截顶时上盆,成活率极高。
八、槐树
1、简介
(1)、别称
国槐、槐树、槐蕊、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材、护房树、家槐。
(2)、拉丁学名
Sophora japonica Linn.。
(3)、二名法
Sophora japonica 。
(4)、界
植物界。
(5)、门
种子植物门。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7)、目
豆目。
(8)、分布区域
中国北部较集中,辽宁,广东,台湾,甘肃,四川,云南也广泛种植。
(9)、生长习性
喜光而稍耐荫。
2、形态特征
槐(原始种),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无毛。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无毛;小托叶2枚,钻状。
3、病虫防治
国槐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溃疡病和腐烂病,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虫害有槐蚜、槐尺蠖、黏虫、美国白蛾等,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N2000倍液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0%N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复配剂进行防治。
4、园林价值
国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其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在中国北方多用作行道树。配植于公园、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区及草坪上,也极相宜。龙爪槐则宜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也可作工矿区绿化之用。夏秋可观花,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国槐也是可以选作为混交林的树种。
九、梧桐树
1、简介
(1)、中文学名
梧桐。
(2)、拉丁学名
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Marsili。
(3)、别称
青桐、桐麻、碧梧、中国梧桐。
(4)、界
植物界。
(5)、门
被子植物门。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7)、目
锦葵目。
(8)、分布区域
原生于中国,现广东海南岛到华北均有分布。
(9)、药用部位
种子、花、叶、根、皮等均可入药。
2、形态特征
梧桐,高达15到20米,胸径50cm;树干挺直,光洁,分枝高;树皮绿色或灰绿色,平滑,常不裂。小枝粗壮,绿色,芽鳞被锈色柔毛,株高10~20米,树皮乳光滑,片状剥落;嫩枝有黄褐色绒毛;老枝光滑,红褐色。
3、生长习性
梧桐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但不宜在积水洼地或盐碱地栽种,又不耐草荒。积水易烂根,受涝五天即可致死。通常在平原、丘陵及山沟生长较好。深根性,植根粗壮;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生长尚快,寿命较长,能活百年以上。
4、地理分布
梧桐,原产中国和日本。华北至华南、西南广泛枝培,尤以长江流域为多。
5、观赏价值
梧桐为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中国梧桐也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叶掌状,裂缺如花。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花序顶生,盛开时显得鲜艳而明亮。
十、黄杨树
1、简介
(1)、中文名
黄杨树。
(2)、别名
黄杨木,旱黄杨,乌龙木,千年矮,万年青。
(3)、拉丁学名
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4)、界
植物界。
(5)、门
被子植物门。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7)、目
无患子目。
(8)、分布区域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9)、命名者及年代
Cheng,1962。
2、形态特征
黄杨树属于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节间长0.5-2厘米。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多数长1.5-3.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不尖锐,基部圆或急尖或楔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叶背中脉平坦或稍凸出,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无侧脉,叶柄长1-2毫米,上面被毛。
3、生长环境
黄杨树多生长于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及山地和多石的地方。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陆生木本植物。 耐阴喜光,在一般室内外条件下均可保持生长良好。长期荫蔽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枝条徒长或变弱。
4、分布范围
黄杨树在中国,多产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区,其中部分省份属于引进栽培。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
5、经济价值
木材淡黄色,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没有棕眼,色泽天然黄润,温厚湿润,具有象牙效果。木材坚韧致密,可供雕刻和制木梳等。